關鍵字:肥料  化肥
                            中化農業首度發布熊貓指南榜單:打造農業界的“米其林”
                            時間:2018-03-23 16:24:13      閱讀數:

                               風靡100多年的米其林榜單是餐飲界的至高榮耀,毫不夸張地說,獲得米其林星級餐廳認證,這是全世界餐飲業主和主廚的夢想。

                              如果說,米其林榜單就是餐飲界的奧斯卡,那么在中國,有這樣一群人,正在雄心勃勃地打造屬于優質農產品的奧斯卡——他們就是中化農業旗下熊貓指南團隊。

                              他們正在付諸行動。3月21日,正值中國傳統農事節日春分,一場旨在為中國乃至全球消費者樹立優質農產品百年榜單的發布會,在北京金茂威斯汀大飯店舉行,熊貓指南品牌首次公開亮相并發布熊貓指南2018春榜。

                              

                             

                              熊貓指南新書發布

                              首個榜單剛一發布,便吸引了農業、商業、互聯網、美食、資本和媒體界人士的眼球。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中化集團總裁張偉、百度副總裁尹世明、中信出版集團總編喬衛兵 、大董創始人董振祥、《中國國家地理》執行總編單之薔、知名媒體人楊瀾及上百家新聞媒體出席了當天的發布會。

                              

                             

                              知名媒體人楊瀾主持

                              “一份良心農產品和種植匠人的榜單”

                              在中國,我們并不缺少榜單,即便在品牌化程度較低的種植業。熊貓指南榜單有何不同?

                              “這是一份向良心農產品和種植匠人致敬的榜單。”中化農業總裁覃衡德在發布會上如此表示。過去的一年,熊貓指南調查員們正是懷揣這個使命,行程35萬公里,途經全國31個省區市,在中國最偏僻的村落,尋找頂級的農產品和匠心種植者。

                              從一開始,熊貓指南榜單就立下了三條紅線:有精準地塊信息,不再是泛地理概念;有退出機制,持續評價,不再是一勞永逸;獨立第三方,不摻雜直接商業利益。在熊貓指南團隊,這三條紅線簡稱之為“兩有一無”原則。

                              熊貓指南2018春榜上榜產品涉及蔬菜類、水果類、糧食類三大類,共56種農產品,并按照品質區分為一星、二星、三星共三個等級。記者注意到,每一類產品都標注了品種、產地和種植業主信息,尤其是后兩者,榜單明確標注出了具體地塊和種植者詳細聯系方式。

                              “熊貓指南是首份針對精準地塊進行評價的農產品榜單,區別于以區域命名、泛地理概念的品牌榜單,這樣做,消費者才能更精準地知道這些頂級品質的農產品究竟是由誰種植、在哪個地塊能購買到。”熊貓指南CEO毛峰解釋。

                              農產品質量安全,曾經是中國消費者最為關注的話題,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都會牽動全社會敏感的神經,真正放心而優質的農產品究竟在哪里?

                              熊貓指南的努力,正是為了破解這一困局而來,重建消費者對農產品的信任。“熊貓指南,讓人們重新發現了中國農業之美。”知名媒體人楊瀾感慨。

                              “近乎偏執的苛刻”

                              米其林榜單之所以成為全球餐飲業的頂級榮耀,并且百年長盛不衰,源于其不容置疑的公正、嚴苛和專業。志在打造百年榜單的年輕的熊貓指南團隊,同樣懷揣著這份夢想。

                              在北京的這場榜單發布會上,對于在場的人,如果說有什么意外的話,那么就是三星級農產品的空缺。在事后的媒體見面會上,毛峰這樣回應:“三星農產品不是沒有,也不是找不到,只是因為熊貓指南團隊本著苛刻近乎偏執的標準,認為第一個種植季的跟蹤、了解和檢測還不夠充分。”

                              苛刻近乎偏執,這樣的要求和標準,其實從熊貓指南這一名稱的本身也可窺見一二。“熊貓是國寶,也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動物,對飲食非常挑剔,用熊貓做我們的代言人,符合我們對農產品榜單的定位。”覃衡德說。

                              熊貓指南有一套獨有的評價機制,一套是調查機制,稱之為主觀評價,另一套是平行檢測機制,稱之為客觀評價。兩相結合,得出最終的結論。

                              熊貓指南的調查員來自于各個領域,互聯網人士、農業人、海歸博士、大廚……他們跋山涉水奔赴產區,獨立開展完整種植季的產前、產中和產后調查,不打招呼,不接受宴請,不收費,然后讓大家基于各自的理解,出具獨立的意見。

                              作物成熟后,調查員會購買農產品,編號并送交國內外頂尖實驗室進行理化指標的平行檢測,借助嚴謹科學的數據來判斷一個農產品的口感和品質。

                              熊貓指南甚至動用了衛星。毛峰介紹,調查團隊會對每一個農產品所在地塊進行衛星掃圖,弄清周邊環境、地貌、土質、水系、作物分布、歷史變遷等狀況。“環境優、品種優、種植優、品質優及物有所值,這是我們遵循的五大評價標準。”

                              嚴苛的標準,才能打造出真正值得消費者信賴的美食地圖和中國優質農產品風向標。恰如熊貓指南的口號所說:“真”選天賜良物。

                              “不為利益而做 但終將利于所有人”

                              

                             

                              圓桌論壇

                              在現場,楊瀾給寧高寧拋出了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問題:“您在中糧的時候為什么不做農產品榜單,而是在執掌中化集團時做這件事?”

                              寧高寧回應說,熊貓指南是一份種植業領域的榜單,中化希望推廣優秀的種植者,讓他們種得越來越好,促進農業的提升和發展。“熊貓指南的目的,是要使得農業被推崇、優秀的農民被崇拜,沒有哪一種好的品牌是被政府規定出來的,熊貓指南是通過推薦的方式,引領市場往好的方向發展。”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所有領域中,農產品品牌建設最為滯后,在中國的大型超市,消費者經常會發現,最貴的農產品往往不是來自中國。在這個背后,深層的原因在于,優質的農產品賣不出好價錢,最終導致逆向選擇,打擊了農民種植優質農產品的積極性。

                              而與此同時,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對農產品品質的要求越來越迫切。黨的十九大和2018中央一號文件都部署了鄉村振興戰略,一個核心的內容,便是提高農業供給側質量,強化質量興農,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顯然,中化農業啟動熊貓指南項目,站在了這一風口上。

                              不過,熊貓指南作為一份純粹公益的事業,至少在可見的將來,并非有利可圖。對于特大型央企、年銷售收入過5000億的中化集團而言,除了實力的支撐,更是使命和擔當。

                              “我們不為利益而做 但終將利于所有人,包括我們自己。作為央企我們有責任去賦能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我們有情懷去做中國農產品百年榜單,相信這也將成為中國農業百年發展史的記錄者。”作為熊貓指南的首倡人,覃衡德這樣回答媒體的疑問。

                            中化農業首度發布熊貓指南榜單:打造農業界的“米其林” 中化農業首度發布熊貓指南榜
                              風靡100多年的米其林榜單是餐飲界的至高榮耀,毫不夸張

                            2018-03-23 16:24:13

                            農業部公布涉肥規章文件 農業部公布涉肥規章文件
                              本報訊 (記者 李寶)3月20日,農業部發布第2655號公告,

                            2018-03-23 11:32:51

                            多家機構倡議設立“親土種植日” 多家機構倡議設立“親土種植
                                 本報訊 (記者 吳俊生 李寶)3月21日,迎來春分節氣

                            2018-03-23 11:32:10

                            化肥為何反常跌價? 化肥為何反常跌價?
                              進入3月中旬,尿素、一銨和鉀肥價格紛紛下跌?斓接梅

                            2018-03-23 11:30:20

                            預測!春耕市場分析之東北地區 預測!春耕市場分析之東北地
                              2017年是氮肥行業的破局之年,但扭虧為盈的背后仍存在相

                            2018-03-23 10:53:24

                            尿素:內需供給雙受限,外貿能否撿起“接力棒”? 尿素:內需供給雙受限,外貿
                              轉眼進入3月下旬,全國兩會圓滿閉幕,帝都霧霾緩解,得

                            2018-03-23 10:52:37

                            免费无码h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