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肥料  化肥
                            如何認識我國糧食安全的兩個基本問題?
                            時間:2020-04-01 15:11:38      閱讀數: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再次突出強調了糧食安全問題,指出“確保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我國糧食安全的基礎性矛盾是:如何用不到世界10%(20.2億畝)的耕地,解決好世界18%人口的吃飯問題。而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這個龐大人口對吃飯問題的要求,也在不斷快速提高。即使我們把吃飯問題的標準,確定為世界平均水平,我國糧食供求平衡的壓力,也是巨大的。

                              為了確保我國當前和未來的糧食安全問題,需要回答兩個基本問題:需要增產什么?增產途徑何在?

                              回答需要增產什么,要看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變化趨勢。從國家統計部門的住戶調查數據看,2013年-2018年期間,我國居民人均糧食(原糧)消費數量,從149公斤逐年減少到127公斤,減少了22公斤。其中,人均谷物消費數量,從139公斤減少到116公斤,減少了23公斤。同期,肉蛋奶水產品人均消費數量逐年增加,從63公斤增加到72公斤。其中,人均肉類消費從33公斤增加到39公斤。

                              與我國飲食習慣相近的日本,盡管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接近我國的4倍,但食物消費變化趨勢,仍然與我國類似,只是變化速度更緩慢。2009年-2018年期間,日本人均谷物消費從92公斤下降到88公斤,其中大米消費從59公斤下降到54公斤;人均肉蛋奶水產品消費數量從160公斤上升到171公斤,其中,人均肉類消費從29公斤增加到34公斤。

                              據此,可以做出判斷,在現階段以及未來一個可預期的階段中,我國人均糧食消費需求的變化趨勢是:直接消費部分(谷物口糧)呈減少趨勢,而間接消費部分(飼料糧)呈上升趨勢。

                              這個結論非常重要。這意味著,我國未來稻谷和小麥的生產,只要保持穩定,就足以滿足口糧消費的需要;而真正需要努力不斷增加的,是飼料糧食的生產。

                              事實上,從我國糧食生產的歷史發展數據中,也可清楚地看出同樣的發展趨勢。1978年-2018年期間,稻谷生產從13693萬噸增加到21213萬噸,增幅為55%;小麥生產從5384萬噸增加到13144萬噸,增幅為144%;玉米生產從5595萬噸增加到25717萬噸,增幅為360%。而近10年的增長幅度,分別是:稻谷10%,小麥16%,玉米49%。也就是說,無論是40年還是近10年,稻谷生產的增幅都是最小,小麥的增幅大于稻谷,而玉米的增幅最大,是小麥和稻谷的數倍。

                              不過,由于各種原因,近些年生產的發展也不是完全與需求變化相一致的。根據國家有關糧食研究部門的信息,近兩三年來,我國的玉米供求每年仍有上千萬噸的缺口,而稻谷和小麥是有剩余的,并且稻谷和小麥的使用去向中,均有1500萬噸以上用于飼料。

                              在口糧消費中,今后可能更加多樣化。不過,稻谷(大米)和小麥仍將是主體。人均稻谷消費,應該是下降態勢,以前很少吃面的南方人,已經開始吃面食,尤其是商場和小吃店中五花八門的面食產品,大大便利了面食消費。對于小麥需求的發展態勢,各方面的判斷不盡一致。我個人的判斷,可能是穩中有增,尤其是隨著城市化發展,原來吃自產稻米的農民進城之后,會開始吃面食。飲食國際化的發展,也會增加面食的消費。

                              在大米消費中,對優質大米的需求日益提高,對普通雜交稻的需求會日益減少。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大米會吃得更少,但同時要求吃得更好,吃價格高些的好大米。稻谷生產結構的變化,也反映出這種趨勢。1978年-2008年期間,早稻生產減少了約40%;2008年-2018年期間,又減少了8%。而近10年來稻谷生產的增加中,83%是由黑龍江、湖北和安徽貢獻的,這3個省的稻谷基本上都是質量更好的單季稻。

                              回答如何增產問題,只能從可利用的資源入手。資源有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兩種:土地和科技。人才和投入等資源,是通過作用于土地和科技,來表現出其重大作用。

                              在土地方面,首先是要保護好耕地,F在已經有很多具體的政策措施,關鍵要落實到位。在此基礎上,就是切實提高現有土地的生產效率。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建設高標準農田。高標準農田有各種不同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土地平整、集中連片,目的是方便使用大中型農機機械化作業,這是現代農業的必須;設施完善,主要是水電路等,這可以確?篂姆產。土壤肥力,可以通過長期的肥田耕作措施,不斷改善提升。中央和地方支農資金,應重點投向這個方面,F在財政補貼支出的大頭,是用于提高農民的積極性,當年花的錢,只對當年有用。而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的投入,卻是長效性質的,一次性投入,有長久的效果。

                              在科技方面,無須多言,F在每個農民都知道科技的重要性。關鍵是加強科研,尤其是在種子技術和作業機械化技術方面。在大田作物方面,相對較好,F在的突出短板,是在小品種作物和園藝作物方面。國家需要在繼續重視幾種大田作物的同時,也加大在其他作物上的科研投入力度。

                              此外,還有一點,也極其重要,這就是各個地區,都要根據本地自然條件特點,發揮出各自的比較優勢,進行作物生產的布局。只有這樣,才能最有效地利用好我們極為稀缺寶貴的土地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只要切實落實好“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就能夠實現這一點。

                            如何認識我國糧食安全的兩個基本問題? 如何認識我國糧食安全的兩個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再次突出強調了糧食安全問題,指出

                            2020-04-01 15:11:38

                            目前化肥企業的復工復產情況如何?磷肥供給仍存缺口! 目前化肥企業的復工復產情況
                              3月3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記者提問

                            2020-04-01 14:56:06

                            3月底尿素行情仍不樂觀,市場看空心態 3月底尿素行情仍不樂觀,市場
                              3月底的國內尿素行情仍不樂觀,市場看空心態,各地報價

                            2020-04-01 14:55:22

                            2020年化肥走勢如何?業內專家做出如下研判! 2020年化肥走勢如何?業內專
                              為全面總結2019年行業運行情況,研判2020年行業及原材料

                            2020-04-01 14:54:26

                            月底尿素市場以跌勢收尾,預示一季度以下跌結束 月底尿素市場以跌勢收尾,預
                              3月份,國內尿素市場整體先漲后跌。其中3月份全國尿素均

                            2020-04-01 14:53:55

                            2020年4月1日:今日復合肥價格日報 最新復合肥企業出廠價 2020年4月1日:今日復合肥價
                              2020年4月1日:今日復合肥價格日報 最新復合肥企業出廠

                            2020-04-01 14:51:52

                            免费无码h视频网站